本文目录一览:
- 1、三极管工作原理
- 2、电子管的发展历史
- 3、求三极管的详细资料
- 4、三极管的作用
- 5、数字电路发展史的简介是什么?
三极管工作原理
1、三极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的导电性和接口电容效应。三极管由三部分组成:p-type半导体材料,n-type半导体材料和一个接触二极管。p-type半导体材料中含有少量的电空穴,n-type半导体材料中含有少量的电子。
2、集电极的电子通过电源回到发射极,这就是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工作时,两个pn结都会感应出电荷,当做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如果这时三极管截至,pn结感应的电荷要恢复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3、晶体三极管是由两块N或p型二极管、中间夹着一层P或N型二极管构成,分为集电极、基极、发射极。集电极负责补充能量,基极负责触发控制,发射极负责输出。
电子管的发展历史
1、年,美国一位从事无线电信号检波工作的发明家李·德福雷斯特在二极管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加上了一个金属丝制的栅极,带负电荷的栅极使得电子也带有了负电,从而趋向于被驱离栅极,使只有少数电子到达金属片。
2、计算机的系统发展历史: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
3、年)把利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只三极管。当装在灯丝和板极之间的炉栅白金丝栅极上的电压有微小变化时,阳极的电子流即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实现了用电子管放大电信号、控制电信号的愿望。
4、电子管又称真空管,它是电子设备工作的心脏,电子管的发展又是电子工业发展的起点。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是英国弗莱明发明的二极管 。1882年,弗莱明曾担任爱迪生电光公司技术顾问。
5、电子技术是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开始,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发明电子管。
求三极管的详细资料
三极管型号有千种,常用分普通三极管和场效应三极管两大类。在详细分类若干型号,需要查看厚厚的晶体管手册大全。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特征频率:当f= fT时,三极管完全失去电流放大功能.如果工作频率大于fT,电路将不正常工作。fT称作增益带宽积,即fT=βfo。若已知当前三极管的工作频率fo以及高频电流放大倍数,便可得出特征频率fT。
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发射极(emitter,E)、基极(base,B)和集电极(collector,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超频管 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平面管 按安装方式:插件三极管、贴片三极管 晶体三极管(以下简称三极管)按材料分有两种:锗管和硅管。而每一种又有NPN和PNP两种结构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硅NPN和锗PNP两种三极管。
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
三极管的作用
1、三极管的作用: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
2、三极管起到放大电流的作用,是放大电流。三极管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其可以通过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所以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要使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其基极电流必须大于零且小于饱和电流。
3、开关作用:当三极管做开关时,工作在截止、饱和两个状态。
数字电路发展史的简介是什么?
从60年代开始,数字集成器件以双极型工艺制成了小规模逻辑器件。随后发展到中规模逻辑器件;70年代末,微处理器的出现,使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产生质的飞跃。
电脑的发展史是:计算工具的演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例如从“结绳记事”中的绳结到算筹、算盘计算尺、机械计算机等。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
进入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是将许多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技术,这使得电子设备更加小巧、便携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