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出库存网--电子元器件库存采销信息平台!【电子元器件客户免费推送!+微信:18665383950 联系】.

jwt连接器代理 (jlink代理)

本文目录一览:

jwt原理是什么?

GWT单点登录原理这是一个技术原始问题,服务器这边准备一个密码字符串,各服务器保持字符串一样。

当用户登录一台服务器成功后,服务器将他的账号和密码字符串通过算法整合一下,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通常这个算法会将密码字符串用哈希的方袜举滚式来处理,但账号可以直接在新的字符串中拿到。

这样,服务器将这个新的字符串给用户(即保存在cookie中,或保存在storage中)。用户每次访问,都会带上这个字符串(类似jsessionid)。服务器这边拿到用户带来告余的字符串,从中取出账号,将账号和服务器这边存。

字符串

在存储上类似字符数组,它每一位单个元素都是能提取的,字符串的零位是它的长度,如s[0]=10,这提供给我们很多方便,例如高精度运算时每一位都能转化为数字存入答掘数组。

通常以串的整体作为操作对象,如:在串中查找某个子串、求取一个子串、在串的某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子串以及删除一个子串等。

两个字符串相等的充要条件是:长度相等,并且各个对应位置上的字符都相等。设p、q是两个串,求q在p中首次出现的位置的运算叫做模式匹配。串的两种最基本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方式和链接存储方式。

不懂前后端分离?这篇就够

前后端分离前我们的开发协作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前端写好静态的HTML页面贺扮交付给后端开发。静态页面可以本地开发,也无需考虑业务逻辑只需要实现View即可。

后端使用模板引擎去套模板,同时内嵌一些后端提供的模板变量和一些逻辑操作。

然后前后端集成对接,遇到问题,前台返工,后台返工。

然后在集成,直至集成成功。

这种模式的问题

在前端调试的时候要安装完整的一套后端开发工具,要把后端程序完全启动起来。遇到问题需要后端开发来帮忙调试。我们发现前后端严重耦合,还要要求后端人员会一些HTML,JS等前端语言。前端页面里还嵌入了很多后端的代码。一旦后端换了一种语言开发,简直就要重做。

像这种增加了大量的沟通成本,调试成本等,而且前后端的开发进度相互影响,从而大大降低了开发效率。

前后端分离并不只是开发模式,而是web应用的一种架构模式。在开发阶段,前后端工程师约定好数据交互接口,实现并行开发和测试;在运行阶段前后端分离模式需要对web应用进行分离部署,前后端之前使用HTTP或者其他协议进行交互请求。

1. 客户端和服务端采用RESTFul API的交互方式进行交互

2. 前后端代码库分离

在传统架构模式中,前后端代码存放于同一个代码库中,甚至是同一工程目录下。页面中还夹杂着后端代码。前后端工程师进行开发时,都必须把整个项目导入到开发工具中。

前后端代码库分离,前端代码中有可以消芦进行Mock测试(通过构造虚拟测试对 象以简化测试环境的方法)的伪后端,能支持前端的独立开发和测试。而后端代码中除了功能实现外,还有着详细的测试用例,以保证API的可用性,降低集成风险。

3. 并行开发

在开发期间前后端共同商定好数据接口的交互形式和数据格式。然后实现前后端的并行开发,其中前端工程师在开发完成之后可以独自进行mock测试,而后端也可以使用Postman等接口测试软件进行接口自测,然后前后端一起进行功能联调并校验格式,最终进行自动化测试。

分离后,开发模式是这样的

为优质产品打造精益团队

通过将开发团队前后端分离化,让前后端工程师只需要专注于前端或后端的开发工作,是的前后端工程师实现自治,培养其独特的技术特性,然后构建出一个全栈式的精益开发团队。

提升开发效率

前后端分离以后,可以实现前后端代码的解耦,只要前后端沟通约定好应用所需接口以及接口参数,便可以开始并行开发,无需等待对方的开发工作结束。与此同时,即使需求发生变更,只要接口与数据格式不变,后端开发人员就不需要修改代码,只要前端进行变动即可。如此一来整个应用的开发效率必然会有质的提升。

完美应对复杂多变的前端需求

如果开发团队能完成前后端分离的转型,打造优秀的前后端团队,开发独立化,让开发人员做到专注专精,开发能力必然会有所提升,能够完美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前端需求。

增强代码可维护性

前后端分离后,应用的代码不再是前后端混合,只有在运行期才会有调用依赖关系。应用代码将会变得整洁清晰,不论是代码阅读还是代码维护都会比以前轻松。

使用了前后端分离架构后,除了开发模式的变更,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开发,我们是如何进行用户认证的

前端登录,后端根据用户信息生成一个jsessionid,并保存这个 jsessionid 和对应的用户id到Session中,接着把 jsessionid 传给用户,存入浏览器 cookie,之后浏览器请求带上这个cookie,后端根据这个cookie值来查询用户,验证是否过期。

HTTP有一个特性:无状态的,就是前后两个HTTP事务它们并不知道对方的信息。而为了维护会话信息或用户信息,一般可用Cookie和Session技术缓存信息。

- Cookie是存储在客户端的

- 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端的

但这样做问题就很多,拿拍带如果我们的页面出现了 XSS 漏洞,由于 cookie 可以被 JavaScript 读取,XSS 漏洞会导致用户 token 泄露,而作为后端识别用户的标识,cookie 的泄露意味着用户信息不再安全。尽管我们通过转义输出内容,使用 CDN 等可以尽量避免 XSS 注入,但谁也不能保证在大型的项目中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在设置 cookie 的时候,其实你还可以设置 httpOnly 以及 secure 项。设置 httpOnly 后 cookie 将不能被 JS 读取,浏览器会自动的把它加在请求的 header 当中,设置 secure 的话,cookie 就只允许通过 HTTPS 传输。secure 选项可以过滤掉一些使用 HTTP 协议的 XSS 注入,但并不能完全阻止。

httpOnly 选项使得 JS 不能读取到 cookie,那么 XSS 注入的问题也基本不用担心了。但设置 httpOnly 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的被 XSRF,即跨站请求伪造。当你浏览器开着这个页面的时候,另一个页面可以很容易的跨站请求这个页面的内容。因为 cookie 默认被发了出去。

解决方案

JWT(Json Web Token)

JWT 是一个开放标准(RFC 7519),它定义了一种用于简洁,自包含的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对象的形式安全传递信息的方法。该信息可以被验证和信任,因为它是数字签名的。JWTS可以使用秘密(使用HMAC算法)或公钥/私钥对使用RSA或ECDSA来签名。

- 简洁(Compact):可以通过URL, POST 参数或者在 HTTP header 发送,因为数据量小,传输速度快。

- 自包含(Self-contained):负载中包含了所有用户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多次查询数据库。

JWT 组成

JWT由3个子字符串组成,分别为Header,Payload以及Signature,结合JWT的格式即:Header.Payload.Signature。(Claim是描述Json的信息的一个Json,将Claim转码之后生成Payload)。

Header

Header是由下面这个格式的Json通过Base64编码(编码不是加密,是可以通过反编码的方式获取到这个原来的Json,所以JWT中存放的一般是不敏感的信息)生成的字符串,Header中存放的内容是说明编码对象是一个JWT以及使用“SHA-256”的算法进行加密(加密用于生成Signature)

- 头部包含了两部分,token 类型和采用的加密算法

- Base64是一种编码,也就是说,它是可以被翻译回原来的样子来的。它并不是一种加密过程。

Payload

Payload是通过Claim进行Base64转码之后生成的一串字符串,Claim是一个Json,Claim中存放的内容是JWT自身的标准属性,所有的标准属性都是可选的,可以自行添加,比如:JWT的签发者、JWT的接收者、JWT的持续时间等;同时Claim中也可以存放一些自定义的属性,这个自定义的属性就是在用户认证中用于标明用户身份的一个属性,比如用户存放在数据库中的id,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不会将用户名及密码这类敏感的信息存放在Claim中。将Claim通过Base64转码之后生成的一串字符串称作 Payload 。

Signature

Signature是由Header和Payload组合而成,将Header和Claim这两个Json分别使用Base64方式进行编码,生成字符串Header和Payload,然后将Header和Payload以Header.Payload的格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字符串,然后使用上面定义好的加密算法和一个密匙(这个密匙存放在服务器上,用于进行验证)对这个字符串进行加密,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就是 Signature 。

签名的目的: 最后一步签名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头部以及负载内容进行签名,防止内容被窜改。如果有人对头部以及负载的内容解码之后进行修改,再进行编码,最后加上之前的签名组合形成新的JWT的话,那么服务器端会判断出新的头部和负载形成的签名和JWT附带上的签名是不一样的。如果要对新的头部和负载进行签名,在不知道服务器加密时用的密钥的话,得出来的签名也是不一样的。

三个部分通过.连接在一起就是我们的 JWT 了:

JWT认证

服务器在生成一个JWT之后会将这个token发送到客户端机器,在客户端再次访问受到JWT保护的资源URL链接的时候,服务器会获取到这个token信息,首先将Header进行反编码获取到加密的算法,在通过存放在服务器上的密匙对Header.Payload 这个字符串进行加密,比对token中的Signature和实际加密出来的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说明该token是合法有效的,认证成功,否则认证失败。

JWT使用总结

1. 首先,前端通过Web表单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后端的接口。这一过程一般是一个HTTP POST请求。建议的方式是通过SSL加密的传输(https协议),从而避免敏感信息被嗅探。

2. 后端核对用户名和密码成功后,将用户的id等其他信息作为JWT Payload(负载),将其与头部分别进行Base64编码拼接后签名,形成一个JWT。形成的JWT就是一个形同lll.zzz.xxx的字符串。

3. 后端将JWT字符串作为登录成功的返回结果返回给前端。前端可以将返回的结果保存在Cookie或localStorage或sessionStorage上,退出登录时前端删除保存的JWT即可。

4. 前端在每次请求时将JWT放入HTTP Header中的Authorization位。(解决XSS和XSRF问题)

5. 后端检查是否存在,如存在验证JWT的有效性。例如,检查签名是否正确;检查Token是否过期;检查Token的接收方是否是自己(可选)。

6. 验证通过后后端使用JWT中包含的用户信息进行其他逻辑操作,返回相应结果。

JWT和Session方式存储id的差异

Session方式存储用户id的最大弊病在于Session是存储在服务器端的,所以需要占用大量服务器内存,对于较大型应用而言可能还要保存许多的状态。一般而言,大型应用还需要借助一些KV数据库和一系列缓存机制来实现Session的存储。

而JWT方式将用户状态分散到了客户端中,可以明显减轻服务端的内存压力。除了用户id之外,还可以存储其他的和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该用户是否是管理员、用户所在的分组等。虽说JWT方式让服务器有一些计算压力(例如加密、编码和解码),但是这些压力相比磁盘存储而言可能就不算什么了。

单点登录

Session方式来存储用户id,一开始用户的Session只会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对于有多个子域名的站点,每个子域名至少会对应一台不同的服务器,例如:

,nv.taobao.com,nz.taobao.com,login.taobao.com。所以如果要实现在login.taobao.com登录后,在其他的子域名下依然可以取到Session,这要求我们在多台服务器上同步Session。使用JWT的方式则没有这个问题的存在,因为用户的状态已经被传送到了客户端。

当客户端和服务端分开部署到不同服务器的时候,就会遇到跨域访问的问题,是由浏览器同源策略限制的一类请求场景。

跨域解决方案有很多种,下面使用Nginx反向代理的方案

反向代理

代理访问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场景,在跨域中应用的原理做法为: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监听同端口,同域名的访问,不同路径映射到不同的地址,比如,在nginx服务器中,监听同一个域名和端口,不同路径转发到客户端和服务器,把不同端口和域名的限制通过反向代理,来解决跨域的问题:

shiro(13)-JWT(Token的生成)

JWT(json web token)是为了在网络应用环境之间传递声明而执行的一种基于JSON的开放标准。

JWT的声明一般被用来在 身份提供者 和 服务提供者 间传递被认证的用户身份模念信息,以便从资源服务器获取资源。比如用于登录。

shiro(9)-有状态身份认证和无状态身份认证的区别

JWT由三部分组成:头部(header)、载荷(payload)、签名(signature)。头部定义类型和加密方式;载荷部分放的不是很重要的数据;签名使用定义的加密方式加密base64后的header和payload和一段自己加密key。最后的token由base64(header).base64(payload).base64(signature)组成。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vcmciOiLku4rml6XlpLTmnaEiLCJuYW1lIjoiRnJlZeeggeWGnCIsImV4cCI6MTUxNDM1NjEwMywiaWF0IjoxNTE0MzU2MDQzLCJhZ2UiOiIyOCJ9.49UF72vSkj-sA4aHHiYN5eoZ9Nb4w5Vb45PsLF7x_NY

JWT头部分是一个描述JWT元数据的JSON对象。

完整的头部就像下面这样的json。

然后将头部进行base64加密,构成第一部分:

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

载荷是存放有效信息的地方,这些有效部分包含三个部分。

公共的声明可以添加任何的信息,一般添加用户的相关信息或其他业务需要的必要信息, 但不建议添加敏感的信息,因为这部分在客户端旦森困可解密。

私有声明是提供者和消费者所共同定义的声明,一般不建议存放敏感信息,因为base64是对称解密的,意味着该部分信息可以归类为明文信息。

定义一个payload:

然后将其进行base64加密,得到第二部分

eyJvcmciOiLku4rml6XlpLTmnaEiLCJuYW1lIjoiRnJlZeeggeWGnCIsImV4cCI6MTUxNDM1NjEwMywiaWF0IjoxNTE0MzU2MDQzLCJhZ2UiOiIyOCJ9

jwt的第三部分是一个签证信息,这个签证信息由三部分组成:

这个部分需要base64加密后的header和base64加密后的payload使用 . 连接组成的字符串,然后通过header中声明的加密方式进行加盐secret组合加密,就构成了jwt的第三部分:

49UF72vSkj-sA4aHHiYN5eoZ9Nb4w5Vb45PsLF7x_NY

注:密钥secret是保存在服务端的,服务端会根据这个密钥进行生成token和验证,所以要保护好。

解析结果

重放攻击是攻击者获取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包,不做修改,原封不动的发送给服务器用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说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一个包的功能是查询某个信息,攻击者拦截到这个春岁包,然后想要查询这个信息的时候,把这个包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做相应的操作,返回查询的信息。

JWT简单使用

简单来说是一种令牌(用户访问系统的通行证),该令牌是使塌信用用户的一些非隐私信息经过加密和签名得到的唯一凭证。该令牌由服务器端生成,保存与客户端。

JWT由三部分组成:头(header),载荷(payload),签名并衫陆(signature),然后将这三绝顷部分经过加密以后使用点(.)连接起来构成token字符串。

header.payload.signature

例: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uYW1lIjoibGlseSIsImlkIjoiMSIsImV4cCI6MTY1MDE3ODk2OH0.7S2dZoxCVBcrNjg31SV5u6ngChhoMPIWoh-ZB3kknnw

2.简单案例(模拟登录):

由于spring系列已经内嵌了jackson-...,以及其它的一些jar包,故只需引入jwt或者jjwt的pom坐标就可以在项目中使用了,所以此处不赘述spring系列关于jwt的使用

来,科普一下JWT

1. JSON Web Token是什么

JSON Web Token (JWT)是一个开放标准(RFC 7519),它定义了一种紧凑的、自包含的方式,用于作为JSON对象在各方之间安全地传输信息。该信息可以被验证和信任,因为它是数字签名的。

2. 什么时候你应该用JSON Web Tokens

下列场景中使用JSON Web Token是很有用的:

Authorization (授权) : 这是使用JWT的最常见场景。一旦用户登录,后续每个请求都将包含JWT,允许用户访问该令牌允许的路由、服务和资源。单点登录是现在广泛使用的JWT的一个特性,因为它的开销很小,并且可以轻松地跨域使用。

Information Exchange (信息交换) : 对于安全的在各方之间传输信息而言,JSON Web Tokens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JWTs可以被签名,例如,用公钥/私钥对,你可以确定发送人就是它们所说的那个人。另外,由于签名是使用头和有效负载计算的,您还可以验证内容没有被篡改。

3. JSON Web Token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JSON Web Token由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用圆点(.)连接。这三部分分别是:

因此,一个典型的JWT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接下来,具体看一下每一部分:

Header

header典型的由两部分组成:token的类型(“JWT”)和算法名称(比如:HMAC SHA256或者RSA等等)。

例如:

然后,用Base64对这个JSON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一部分

Payload

Public claims : 可以随意定义。

下面是一个例子:

对payload进行Base64编码就得到JWT的第二部分

Signature

为了得到签名部分,你必须有编码过的header、编码过的payload、一个秘钥,签名算法是header中指定的那个,然对它们签名即可。

例如:

签名是用于验证消息在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被更改,并且,对于使用私钥签名的token,它还可以验证JWT的发手判孙送方是否为它所称的发送方。

看一张官网的图就明白了:

4. JSON Web Tokens是如何工作的

在认证的时候,当用户用他们的凭证成功登录以后,一个JSON Web Token将会被返回。此后,token就是用户凭证了,你必须非常小心以防止出现安全问题。一般而言,你保存令牌的时候不应该超过你所需要它的时间。

无论何时用户想要访问受保护的路由或者资源的时候,用户代理(通常是浏览器)都应该带上JWT,典型的,通常放在Authorization header中,用Bearer schema。

header应该看起来是这样冲配的:

服务器上的受保护的路由将会检查Authorization header中的JWT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用户可以访问受保护的资源。如果JWT包含足够多的必需的数据,那么就可以毕链减少对某些操作的数据库查询的需要,尽管可能并不总是如此。

如果token是在授权头(Authorization header)中发送的,那么跨源资源共享(CORS)将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它不使用cookie。

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如何获取JWT以及使用它来访问APIs或者资源:

5.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 与 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

5.1. 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

在讨论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的好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已经认证了一个用户,那么他下一次请求的时候,服务器不知道我是谁,我们必须再次认证

传统的做法是将已经认证过的用户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比如Session。用户下次请求的时候带着Session ID,然后服务器以此检查用户是否认证过。

这种基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Sessions : 每次用户认证通过以后,服务器需要创建一条记录保存用户信息,通常是在内存中,随着认证通过的用户越来越多,服务器的在这里的开销就会越来越大。

Scalability : 由于Session是在内存中的,这就带来一些扩展性的问题。

CORS : 当我们想要扩展我们的应用,让我们的数据被多个移动设备使用时,我们必须考虑跨资源共享问题。当使用AJAX调用从另一个域名下获取资源时,我们可能会遇到禁止请求的问题。

CSRF : 用户很容易受到CSRF攻击。

5.2. JWT与Session的差异

相同点是,它们都是存储用户信息;然而,Session是在服务器端的,而JWT是在客户端的。

Session方式存储用户信息的最大问题在于要占用大量服务器内存,增加服务器的开销。

而JWT方式将用户状态分散到了客户端中,可以明显减轻服务端的内存压力。

Session的状态是存储在服务器端,客户端只有session id;而Token的状态是存储在客户端。

5.3.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如何工作的

基于Token的身份认证是无状态的,服务器或者Session中不会存储任何用户信息。

虽然这一实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流程如下:

注意:

5.4. 用Token的好处

无状态和可扩展性: Tokens存储在客户端。完全无状态,可扩展。我们的负载均衡器可以将用户传递到任意服务器,因为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状态或会话信息。

安全: Token不是Cookie。(The token, not a cookie.)每次请求的时候Token都会被发送。而且,由于没有Cookie被发送,还有助于防止CSRF攻击。即使在你的实现中将token存储到客户端的Cookie中,这个Cookie也只是一种存储机制,而非身份认证机制。没有基于会话的信息可以操作,因为我们没有会话!

还有一点,token在一段时间以后会过期,这个时候用户需要重新登录。这有助于我们保持安全。还有一个概念叫token撤销,它允许我们根据相同的授权许可使特定的token甚至一组token无效。

5.5. JWT与OAuth的区别

写在最后: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适合于1-5年以上开发经验的java程序员面试涉及到的绝大部分面试题及答案做成了文档和学习笔记文件以及架构视频资料免费分享给大家(包括Dubbo、Redis、Netty、zookeeper、Spring cloud、分布式、高并发等架构技术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JWT

JSON Web Token(JWT)是一个开放标准(RFC 7519),它定义了一种紧凑且自包含的方式,用于在各方之间以JSON对象的形式安全地传输信息。此信息可以验证和信任,因为它是数字签名的。JWT可以使用秘密(使用HMAC算法)或使用RSA或ECDSA的公钥/私钥对进行签名。

应用场景:

授权:这是使用JWT最常见的场景

信息交流:JSON Web令牌是在各方之间安全传输信息的好方法。

JSON Web令牌由三个部分组成,以点( . )唯灶分隔,它们是:

Header

Payload

Signature 签名

JWT通常如下所示:

Header.Payload.Signature

Header:

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令牌的类型(JWT)和使用的签名算法(如HMAC SHA256或RSA)。

{  "alg": "HS256",  指清扮"typ": "JWT"}

对这个JSON进行Base64Url编码以形成JWT的第一部分

Payload:

有效负载,其中包含声明。声明是关于实体(通常是用户)和附加数据的语句。索赔分为三类:登记的、公开的和私人的债权。

{  "sub": "1234567890",  "name": "John Doe",  "admin": true}

对有效负载进行Base64Url编码,以形成JSON Web令牌的第二部分。

Signature 签名:

如果要使用HMAC SHA256算法,则将按以下方式创建签名:

HMACSHA256(

 base64UrlEncode(header) + "." +

 base64UrlEncode(payload),

 secret)

参数说明:

HMACSHA256:使用SHA256是因为Header中alg:HS256,如果是alg:HS128,那就是HMACSHA28。

base64UrlEncode:Base64中用的三个字符是"+","/"和"=",由于在URL中有特殊含义,因此Base64URL中对他们做了替换:"="去掉,"+"用"-"替换,"/"用"_"替换,这就是Base64URL算法。

secret:服务器给的 key

Signature :最后将HMACSHA256后正物的值进行Base64URL后就是需要的签名。

输出是三个Base64-URL字符串,用点分隔,可以轻松地在HTML和HTTP环境中传递,与基于XML的标准(如SAML)相比更加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