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mos管的输入电阻很高?
MOS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缩写,MOS电路由MOSFET(场效应管)构成,MOSFET的栅极与衬底及其他部分有绝缘层隔离,因此栅-衬间的电阻极大,而MOS电路的输入内部就是与栅极相接,所以输入阻抗高。
MOS管本身的输入电阻很高,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所以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而少量电荷就可在极间电容上形成相当高的电压(U=Q/C),将管子损坏。
因为它的控制极跟半导体之间隔着一层绝缘膜,她是靠电压。
MOS管输入阻抗非常高,感应电就会让它动作,是手的感应电或手扮演了电源到G极的电阻造成的。这是mos管的特性决定的,所以MOS管的g极是不允许开路的。另外mos管怕静电,不在路的时候要把三个极短路放置才安全。
阻抗高是因为mos的结构特点。栅极是氧化物绝缘层,电阻>10兆欧姆。NPN就不行了,阻抗很低。驱动任意同类门是胡说八道。
你看一下MOS工作的时候有没有输入电流,如果有,说明MOS管没有坏;如果没有电流,直接换管子。
mos串联电阻变小
1、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同样电流下,电阻越小电压就越小,再根据功率公式,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同样电流下电压越小功率就越小。
2、如果电源是理想电压源,那么电流增大,电压不变。如果电源是有内阻的,那么电流和电压都变大。这里有一个口诀“串反并同”,就是串联的元件的电源电压变化和该原件的变化想到,并联相同。推导可以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导电沟道靠近漏极侧的沟道渐渐变宽,从而使沟道的导通电阻降低。电流大了,mos管压降增大,tsp增高,导致Q6输出电压降低。
4、应该是串起来阻值变大,并起来变小。串联电路中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1/R总=1/R1+1/R2+1/R3+……+1/Rn。
这个驱动mos管的电路为什么要加上拉电阻R096和下拉电阻R097呢,上拉...
1、R096是上拉。R097不是下拉.只是一个分压电阻。为MOS管打开提供一个条件。一般上拉取10K。当然还要看具体情况。 追问 可以说下mos管的工作过程吗 追答 当单片机给出一个高电平时,Mos管的门极和S极将会有一个压降。
2、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低电平。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4、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5、拉电阻实际就是输入电流在它上面流过展开一个工作输入电压,以便MOS工作。若无此拉电阻,电压受控元件是无法工作的,它不像普通电流受控的三极管一样,由栅流控制集电极电流。
6、三态门使能时输入时态传到输出,不使能时输出为高阻抗;又上拉电阻只存在中间三态门输出端,所以当该三态门不使能时其输出被上拉为高电平,使能时就按输入时态决定;另两个三态门不使能时输出都是被下拉为低电平。
为什么mos管的基体电阻很小?
因为发射结正偏,所以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较小,基极和集发射极之间通过电容和电阻相互影响。
优化MOS管的结构和工艺。通过改变MOS管的结构和工艺,可以降低栅极电阻,提高MOS管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阻异常。mos管实际使用电流很小是电阻异常造成的。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产生栅极电场,因为电场产生导致导电沟道致使漏极和源极导通,故万用表指针偏转,偏转的角度大,放电性越好。
低输入电流:MOSFET的栅极是电容性的,只需很小的电流就能充放电,因此它的输入功耗非常低。这使得MOSFET在频繁开关和高效率要求的应用中非常有优势,如电源开关、放大器等。
内阻除了可以指输入阻抗,也可能指输出阻抗,确切意义要看具体场合,所以内阻和输入阻抗的定义不完全是一回事。在 你举出的那句话——比如MOS管就是这样,内阻小,输入阻抗高——里,“内阻”就是指输出阻抗。